这年头,连马桶都开始“智能化”了,仿佛不带个泡沫盾、冲力倍数、水箱加压,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现代人。京东京造小白鲸Plus轻智能马桶一体机,打着“5倍冲力”的旗号杀入市场,仿佛它不是马桶,而是火箭发射器。可问题是,这种“科技感爆棚”的产品,真的靠谱吗?
很多人买回来才发现,所谓的“轻智能”,不过是给传统马桶披了个“智能”的皮。
拆卸盖子时卡得像中世纪的铁门,冲水声音大得像工地开工,泡沫盾没喷几次就断流,让人不禁怀疑:这到底是马桶,还是心理测试装置?
先说说它的“核心卖点”——5倍冲力。
官方宣传称其采用“双核动力系统”,听起来像是装了个微型引擎在下面,但实际使用下来,冲力确实比老式马桶强那么一丢丢,但也仅限于“少堵一点”。
有人实测过,用同样体积的纸团做实验,普通马桶冲一次能带走90%以上的垃圾,而这款小白鲸Plus只能带走82%,剩下的8%还得手动清理。
你告诉我这叫“5倍冲力”?那是不是意味着其他马桶只有1/5的冲力?那我建议厂家直接去挖井算了。

再来说说那个“泡沫盾”功能。
官方吹得天花乱坠,说它能有效隔臭、防溅、提升如厕体验,听起来像是给马桶装了个空气净化器+防弹玻璃。
但现实情况是,泡沫喷得稀薄不说,还经常断档,有时候坐上去半天没反应,等你刚放松下来,“啪”地一下全喷裤裆上了。
这不是泡沫盾,这是“社死盾”吧?
更离谱的是,这个功能据说还能自动检测使用频率,但我的天,它检测出来的结果就是永远喷不出足够的泡沫,仿佛它觉得我上厕所是在演科幻片。
至于拆卸问题,网上一堆教程教你如何“暴力拆盖”。
别被“轻智能”三个字骗了,这个马桶盖可不是你想拆就能拆的。
螺丝藏得比谍战剧里的卧底还深,工具不够根本找不到入口。
有用户实测,光是拆开一个马桶盖,用了三种不同型号的螺丝刀、一把扳手、一瓶润滑剂,最后还动用了锤子。
你说这是马桶盖,我看更像是保险柜。
更讽刺的是,说明书上的拆卸步骤只写了两行,结果实际操作起来要拆掉整个侧边模块,简直是在考验消费者的动手能力。

还有那个水箱设计,说是“隐藏式水箱”,听上去很高大上,仿佛里面藏着什么神秘力量。
但其实呢?一旦水箱出问题,维修成本高得离谱,师傅来了都说“得整个换”,价格比换个新马桶便宜不了多少。
而且由于结构复杂,清洁死角多到能养苔藓。
有网友调侃:“我家小白鲸Plus用了半年,水箱里已经长出了小生态系统。”
这不是马桶,这是生态缸。
再说说用户体验方面。
这款马桶号称支持APP连接,可以通过手机控制温度、冲洗模式、泡沫喷射频率等等。
听起来很酷对吧?
但真正用过的人都知道,APP经常连不上,蓝牙信号弱得像老年人的记忆力。
有一次我蹲着等冲水,手机点了十几下都没反应,最后只能手动按按钮,那一刻我真的想把手机也扔进去。
更讽刺的是,APP里还有“使用次数统计”功能,每天提醒你今天拉了几次,像个唠叨的家长一样盯着你的排泄规律。

当然,也不是完全没有优点。
比如它的座圈加热功能,冬天用起来确实比冷水刺激多了。
但加热速度慢得像蜗牛爬山,预热时间至少要3分钟,等你终于暖和了,可能都已经站起来了。
而且温度调节范围有限,夏天还好,冬天稍微调高一点就烫屁股,调低一点又感觉白加热了。
这就像谈恋爱,太热情你会怕,太冷淡你又觉得没诚意。
从材质上看,这款马桶整体做工还算精致,釉面光滑,边缘处理也比较圆润。
但如果你仔细看,会发现某些角落存在轻微的毛刺,摸起来不舒服。
尤其是拆卸过程中,手指不小心划到边缘,差点把我送进医院。
你以为你在拆马桶,其实你是在挑战极限运动。

售后服务方面,京东倒是挺快,客服响应一般在24小时内。
但真要上门维修,那流程比考驾照还复杂。
预约、确认、等待、改期……一套流程走完,你可能已经自己修好了。
更离谱的是,有些配件居然还要等一周才能发货,期间你只能用塑料袋临时罩着,那种尴尬,简直是灵魂拷问。
综合来看,京东京造小白鲸Plus这款智能马桶,虽然打着“轻智能”、“高性价比”的旗号,但实际体验却像是被“智商税”冲刷了一次。
它没有烂到不能用,但也绝对配不上“智能”二字。
如果你只是图个新鲜,偶尔炫个技,那它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;
但如果你追求的是稳定、高效、便捷的如厕体验,那我劝你三思:
毕竟,人生苦短,何必每次上厕所都要像参加一场科技冒险?
不如买个老式马桶,省心又省钱,至少不会让你一边拉屎一边研究说明书。

文章末尾固定信息

评论